栾博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 所长
北京一方天地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首席设计师
海绵观点
中国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大跃进式的狂热运动转向理性的可持续行动;根据我国水短缺的重要水情特征,
海绵城市建设要重视本土探索创新,加强对雨水、洪水、废水的综合控制与利用,不能引入水土不服的国外高技术而忽视乡土经验;
海绵城市不应过度重视单项技术应用,而建立在人水和谐,水城相融的高度上,真正实现
海绵城市。
记者:杨江妮(
海绵城市中国行执行总监,大景观网 主编)
图片提供:栾博
Q: 什么是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国内家专门研究绿色基础设施的机构,请问当初成立这个研究所的目的和愿景是什么?
A: 对很多人而言,绿色基础设施既熟悉又陌生。直观些讲,绿色基础设施可以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自然生命支持系统,也就是湿地、河流、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二是基础设施化的城市绿色空间,也就是以往的公园、绿地和绿地系统,转变为具有雨洪蓄滞、水质净化、适应气候变化等多样生态服务的基础性设施(人工生态系统);三是绿色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即原来人工化的市政设施(如排水管网),转变为生态化的市政设施(如植草沟、雨水花园)。归根结底,提供广泛的自然服务是绿色基础设施的核心价值。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能不能有更清洁的水和空气,能不能在暴雨时安全出行,能不能有更宜居的社区环境,都依赖绿色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不同于传统单目标的环境末端污染治理、景观美化绿化、雨污排水管网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是将环境治理生态化、景观美化功能化、生态工程艺术化,通过整合式途径缓解生态环境问题,营造宜居城市空间。
绿色基础设施理念传入中国已10余年时间,相较于国际上的成熟发展,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发展仍处于口号多于行动、模仿多于创新的初级阶段,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与当今生态文明时代的紧迫需求形成很大反差。
我国当下急需的,不是美好愿景和概念口号,而是科学、合理的落地实践,和保障实践的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细想一下,在粗放的土地城镇化时代,美丽的概念和生态的外衣足以满足政府投资绿色基础设施的需求,因为政绩形象、土地升值的地方财政收益是实际驱动力。至于绿色基础设施是否名符其实,是否产生效益,是否可持续运营并不重要。未来,随着地产业下行、土地财政失灵,政府会鼓励更多社会资本介入绿色基础设施领域。此时,绿色基础设施真正能为城市净化多少废水,蓄积多少洪水,产出多少价值,有多少经营收益才是投资运营方更关注的。科研、设计、建设、评估、运营的各个环节需要更专业、更紧密的合作。因而,完善产研一体化链条,推进专业细分化发展对未来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于2014年底在国内率先成立了专注于绿色基础设施领域的全产业研发平台。我们依托北京大学在环境、景观领域的学科优势与在人文领域的资源积淀,立足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与深港产学研基地的产学研一体化孵化平台,致力于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的科学研究、规划设计、监测评估、经济分析、建设运营、技术研发、评估标准的全产业链体系,逐步形成多专业协同的以生态服务产业为核心的综合研发机构、人才培养基地、咨询服务智库和产业实践平台。
至今,研究所已与国内外研究咨询机构建立了合作平台。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有北京大学(深圳)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分析监测中心,一方VISTA国际环境景观咨询机构。通过紧密合作,我们已经在国内的多个实践案例中实现研究、设计、监测、评估的一体化服务,为发展绿色基础设施的产研链条建立了初步基础。下一步,我们还将与更多产业端企业进行合作。
Q: 近一两年来政府有提倡建设
海绵城市,从绿色基础设施的角度来说,您如何看待
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A:
海绵城市是我国提出的雨洪管理技术体系,借鉴了美国LID,英国SUDS等体系。实际上,雨洪管理是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绿色基础设施具有更综合的价值与更多元的功能。当前,
海绵城市提出的初衷和目标很好,至少扭转了主流观念,从传统的管道集中速排模式,转向了生态化可持续雨洪管理。但是,从几年前无人问津到当前的蜂拥而上,我国无论在技术、标准,还是管理、制度的各环节均准备不足,逐渐演变为一场大跃进式的运动,确实需要冷静思考。
其一,缺少对我国水情特征的应对。我国是极度缺水的国家,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缺水警戒标准的十分之一,这是我国不同于其他欧美国家的大水情特征。所以,我国的
海绵城市体系与美国LID(面源污染控制为首要目标)是不同目标的,不能盲目照搬。
海绵城市不能仅把目标定为雨水的渗透、蓄滞、净化,这些源头措施只能部分解决内涝和径流污染,而应面向更大视野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涵盖雨水、洪水、废水的资源化管理,这是应对我国缺水危机的主要战略。
640.webp
图1 中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压力严峻的地区。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的1/4;美国的1/5。 北京仅100m3,是世界严重缺水标准的十分之一。(图片来源: Vörösmarty et. al., 2010)
其二,忽视本土经验与乡土技术。我国幅员辽阔,自古在不同地区有自己的适应性雨洪管理和利用的经验。比如南方的陂塘系统,东部河网地区发达的运河水网,华北黄泛平原的“择高筑城,取土为塘”的洪涝蓄滞系统,这些都是基于千百年来对各地自然特征的适应,积累下来的本土海绵经验。可惜的是,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去了这些宝贵的系统。
海绵城市是我国当代的雨洪管理技术体系,更不应忽视古代乡土经验,而一味追求现代化、标准化的具体工程技术。
640.webp (1)
图2 左:完整的乡土陂塘结构(Jie Gao, 2015)右:黄泛平原的古城对洪涝的适应性结构(来源:张蕾)
640.webp (2)
图3 上:1930年的杭州,运河水网和西湖
下:近年城市发展对湿地河网的破坏(红色为消失的湿地河道)
其三,单目标技术为导向,缺少综合价值。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多目标的综合性实践,雨洪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功能,但不是全部。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很多植草沟、下洼绿地、滞留池等绿色技术措施示范,这是个进步。但是,这些技术没有人的体验和参与,不足以给人美的享受,是纯粹的工程技术。既然我们叫做“
海绵城市”,就不能仅关注水量水质的单目标技术实践,而应与城市发展、生物保护、市民休闲、身心愉悦、社区参与的多方面相协调。因此,统筹专业技术,通过对城市空间的综合设计,发挥
海绵城市的全面价值才是应有之意,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不够。
640.webp (4)
图4 单一目标的绿色技术实践
其四,借海绵之名造景。席卷全国的
海绵城市运动中,各种借海绵之名立项建设风起云涌。其中不乏新一代造景工程:把海绵湿地建设变为海绵时代的城市花瓶。海绵本应调节旱涝,调蓄雨水,“假海绵”建设反而需要四处调水“造景”。在我国城市普遍缺水的情况下,这样的湿地美化运动反成为消耗水资源,损害生态系统的不应之举。还有一些案例,为示范之名争做样板,科学性必要性不足。各地方不少样板工程为示范而名,缺少真正的必要性。如在并无城市开发计划的自然植被丰茂的乡野地区,却要建设雨水示范工程。建设过程将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绿色技术示范。
640.webp (5)
图5 某示范区,砍光原山地植被后,建设标准化“LID 技术”的示范应用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LID体系的发展成熟是基于长达近20年经验的积累,是自下而上的过程。立足于一个城市社区的细致研究、数据收集、设计建设、维护管理、后期评估都需要近10年时间。而我国在各种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希望两三年内全面铺开大量实践,其质量与效果实难预测。我国的
海绵城市建设亟需从大跃进式的狂热运动转变为务实行动、理性实践。否则将成为有名无实的政治运动、经济运动和美化运动。
Q: 绿色基础设施为什么需要产业化,未来有哪些细分产业方向?
A: 需要产业化是因为社会大众对绿色基础设施有足够多的需求,而政府没有能力提供应有的服务。这里分享一个小故事。某二线城市政府邀请我们进行湿地设计,我们在场地进行调研时发现当地老百姓已经很好的利用了闲置土地,他们自发开垦自家菜园,土地整理的井井有条,充满生活气息,并表示如果未来公园中有认养菜园,付费也愿意承租。而当我们提出设置可经营的都市菜园的建议时,当地政府却因为难以管理为由,谢绝了提议。这说明什么问题?不是没有大众的需求,也不怪政府有心无力,是我们太缺乏产业端的衔接。
现在,很多人不清楚绿色基础设施到底是什么,就是因为它的概念太抽象、宏观,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行为生活联系不够直接和紧密。对个人而言,似乎人们能说出的切身好处只有在公园里放松、在绿道上跑步,没有更深度的活动和参与。未来,我认为绿色基础设施的服务需要更为具体和直接,为每个社区、每位居民、每个人提供参与性更高的服务,因为人们有这样的需要。
因此,有很多细分产业的机会,比如:养老与健康产业、都市农业、社区支持农业、儿童亲子产业、自然教育乐园等,这些都是绿色基础设施产业化的细分领域,市场前景很大。当然,绿色基础设施产业化,并不是以牺牲公共利益和减少公共服务为代价的。换言之,一个湿地公园,应该既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公园,又具有废水再生,雨水收集的功能,还可拥有市民农园和亲子育乐园的经营业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融入可持续的产业发展。
Q: 目前国内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如何?
A: 总体来讲,良莠不齐,不容乐观。我认为重点原因在于:
一是学术层面来说,以往我们过于关注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战略布局,而忽视了其内部质量。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我们把网络的连通性、完整性看做绿色基础设施的核心。应该承认,空间格局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土地保护确实具有战略性地位,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佳的空间格局不一定代表绿色基础设施能提供优质的生态服务,如果建设不当,很可能还会带来伤害,学术上讲叫做ecosystem disservice。比如,干旱地区大量使用耗水植物导致过度的水资源消耗。
二是实践层面来讲,由于缺少专业合作,很多实践并不完善。科研人员不面对实际问题,只专注文章成果,研究缺乏应用价值;各专业的工程师往往局限于专业视野,思维缺少全面性;设计师总以表观效果为己任,缺少专业知识支持。所以,我见到的很多实践案例,或是单一目标的绿色技术应用,缺少人文关怀,比如以污水净化为目标的人工湿地,不具有美的吸引力和人的参与体验;或是看上去很美的“生态花瓶”,实际功能难以评判,比如大量的城市湿地公园,很可能是四处调水的耗水工程。
因此,我们很需要综合的评估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效果,包括对原状态、材料获取、建设、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监测与评估。当前这些实践工程到底名符其实,还是滥竽充数?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目前,我们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Q: 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A: 国外绿色基础设施在研究和实践层面都比我国要成熟。美国、欧盟、英国等地在这些年来从国家、地方和社区的不同层面推进GI行动计划,积极展开落地实践。融入社区发展和落实是当前国际上绿色基础设施实践中的热点,美国把绿色基础设施作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英国在2015年4月召开的GI会议主题就是从规划到落实(from planning to delivery)。而我国有很多关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方法,技术框架,空间规划的探讨,但往往流于表面,在行动方面的进展缓慢。
市场化运营模式、社区参与是很值得思考的方面。美国纽约高线公园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案例:高线公园是一个废弃铁路改造的城市绿脉,由获得政府的特许经营权的高线之友(社会组织)负责经营和管理。他们通过会员年费、出租场地、定期组织募款酒会等方式获得持续收益,并通过组织收费和免费活动吸引周边市民参与其中。政府每年支付了部分建设资金,运营后只承担非常少的资金购买社会服务,每年只占运营收入的1%(2013年运营总收入有3000多万美元)。
640.webp (6)
图6 纽约高线公园:公私合营带动城市生活(图片http://toutiao.com/i6220688979239371265/)
这种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或企业的新型模式为绿色基础设施的社区参与、建设运营、投融资方面提供了一个新视野。它首先解决运营与持续收益问题,通过特许经营的活动、项目实现经济获益;其次,解决社会参与问题,通过更多活动拉近社区居民与绿色基础设施的距离,互动参与性更强;第三,政府财政与管理成本更低,只需按期购买服务。
对于我国来讲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方向,我国正在推行的公私合营(PPP)模式,但仅当做一种投融资方式,并未将社会参与、资本运作、可持续经营相统筹。在都市农业公园、亲子乐园等很多细分产业中,这种模式都很有探索与实践意义。
Q: 可否分享一下您在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方面的实践经验?
A: “科学地设计人居环境,艺术地解决生态问题”是我们与战略伙伴一方设计在研究实践结合的过程中的共同秉承的宗旨。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了包括陕西咸阳、贵州六盘水、福建东山、浙江温岭等一系列案例,目前均在建设中。
以咸阳渭河海绵湿地的实践为例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渭河是咸阳、西安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她就是对关中大地至关重要的生态基础。快速城镇化使渭河在城市段面貌大变,失去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我们在咸阳境内的渭河缓冲带上将洪水适应、雨水调蓄、废水资源化三者统筹,拓展了城市海绵的内涵与价值。并把水净化过程与市民科普体验结合,再生水用于绿地植物、市民菜园的灌溉水源。形成了以水为核心,集洪泛河滩、湿地海绵、城市公园三位一体,具有洪水适应、雨洪调蓄、废水净化、休闲健身、自然体验、文化生活等复合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将环境工程、生态技术、水利工程、景观设计多专业紧密合作,现场监测、分析研究、设计实施的过程联动,绿色基础设施的综合价值与多元目标得以实现。这个案例预计今年可以建成。
640.webp (7)
图7 渭河河滩动植物、水质现场采样
640.webp (8)
640.webp (11)
640.webp (9)
640.webp (10)
图8 咸阳渭河:洪泛河滩、净化湿地、城市公园三位一体的渭河河滩海绵
其他的案例中,如福建东山项目,我们在现场采样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湿地净化附近村落近四千人散排生活污水,艺术化兼顾海绵湿地公园的净水与休闲功能。贵州遵义案例中,我们把南方乡土的陂塘经验与湿地净化技术相结合,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统筹。
640
640.webp (12)
640 (1)
640.webp (13)
图9 遵义洛安:乡土陂塘经验与湿地净化技术相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统筹
Q: 您如何判断中国未来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形势?有怎样的期待?
A: 在未来20-30年中,中国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巨大的需求,中国也必将成为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实践的热点地区。中国未来具有适合GI发展的四大因素:
,中国生态环境危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从全国来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严峻,也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
第二,国家顶层设计的政策制度保障。生态文明理念已上升到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不断出台的中央政策可以看出,中国未来发展必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国家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无疑是支撑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途径。
第三,投资绿色基础设施作为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当前国家对
海绵城市建设的投入与支持是一个标志,以往国家依托投入工程基础建设带动经济,未来国家将大力投入生态环境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下行压力下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举措。
第四,不断推进的新型城镇化需求。我国在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5%,未来20-30年还有20-30%的发展空间,这是不可逆的过程。但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从以往的规模扩大转向质量提生,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实践必然将成为核心内容。2013年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有35%的空间是绿地,它们都是潜在的绿色基础设施,但当前大部分都与绿色基础设施的要求有差距。在城镇化开启下半程的转型时机下,我国拥有广阔的应用实践机会和需求。
640.webp (14)
图10 城市中潜在的绿色基础设施(2012年末北京建成区绿地率达44.95%。图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应该注意的是,欧美国家城市发展建设趋于饱和,绿色基础设施已没有广阔的实践空间。相比之下,中国正值转型和发展时代,国际上成熟的技术积累在中国正有用武之地。但特别要注意本土化问题。我国的气候条件、地理特征、生态状况、环境资源,以及各地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与欧美有很大差异,如何界定适用于我国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研究适应我国本土环境与社会特征的关键技术、评估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产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简称研究所)是我国首个专注于绿色基础设施领域全产业研发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研究所依托北京大学在生态、环境、景观领域的学科优势与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资源积淀,立足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与深港产学研基地的研发平台,在应用领域展开国际化合作,致力于推动我国绿色基础设施事业的全面发展,以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缓解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危机,恢复与提升城乡生态系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