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浏览文章
城市频看海专家各持己见 海绵城市建设百家争鸣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31日
海绵城市目前百家争鸣,本文所谓“派别”,仅指不同专业领域人士的各异看法,并无真实派别之论。我们相信,争论与融合是海绵城市建设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636059166359862586692

农健 图

2016年7月10日,一篇题为《我们为什么要做防洪堤?》的文章在海绵城市业界不胫而走,引发关注。

文章剑指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2014年的一次演讲,后者主张建立绿色海绵系统,将硬化河道变为生态廊道系统,砸掉防洪堤这样的钢筋水泥。

“俞孔坚的言论有很多硬伤,‘堤防没必要、全拆掉’是非常错误的!”驳文作者——从业水利十年的“大崔”表示。

“他们对我的观点不理解,还抬杠。”2016年7月17日,俞孔坚感慨,他从哲学角度提出了系统的雨、水价值观。

这是海绵城市领域近的一次唇枪舌剑。实际上,对于圈内人士,这类论战早已司空见惯。

2013年,中国海绵城市建设潮起。在内涝频发的窘况中,这一新兴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成了各地新宠。从中央到地方,诸多城市成为试点,动辄投资数百亿。

然而,自海绵城市概念提出以来,这一模式从设计理念、基本参数到建设方法等,均纷争不断。水利、给水排水、景观、风景园林、市政道路等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专业领域,逐渐聚拢成派,不时短兵相接。

2016年夏,多轮强降雨致使全国30个海绵城市试点近半数内涝,争论波澜再起。

派别林立,争论不休

“这是破天荒的头一次。”2016年7月9日,在住建部组织的城市防洪排涝专家座谈会上,程晓陶等几位水利专家获邀与会。在这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专家的印象中,这是他次参加部长征求有关海绵城市建设意见会。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的刚性指标。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即城市如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专家的专业背景不同,意味着迥异的海绵城市建设路径,而目前,甚至连基本的参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都争论不休。像程晓陶这样的水利专家,认为这一指标将海绵城市项目优先引向在小区尺度上留住一二十毫米小雨水量,只能解决“小雨不积水”,而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中更为关注的是“大雨不内涝”与“水体不黑臭”,不仅不能解决,反而阻拦了城市河道基流(指由地下水外渗进入水系的部分,即河道中常年存在的径流),导致河道干涸。“(在座谈会上)我把主要观点都说了。”

“都两年了还纠结这个?我们会上、会下、当面都不知道给他们说过多少次了。”2016年7月26日,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车伍说,海绵城市恰恰是要利用天然或模拟自然“海绵”的蓄水、滞水和保水功能,回补地下水,为河湖提供必要的基流。径流总量控制不仅要控制排放总量,也是雨水资源利用和控制径流面源污染的关键指标,对排水防涝等控制目标也有贡献。

对于上述“把雨水就地消纳”的做法,不光遭到水利派质疑,在观念层面还面临风景园林派的挑战。

风景园林业界与海绵城市的交集主要是具有渗滞雨水功能的低影响开发措施,如为常见的下沉式绿地——绿地低于路面,雨水会自然被绿地吸纳存滞。这亦成为一些风景园林业界人士的反对对象,在传统的道路设计中,路面是高于两旁绿地的。

近的一次交锋是2016年4月24日,中国广州首届海绵城市论坛。

“可以说是舌战群儒。”与海绵城市倡导者相反,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保专业委员会委员张乔松眼里,“海绵城市建设大部分用于绿地的措施错误,会破坏绿地、污染土壤,致命打击园林生态。”

2016年5月,在风景园林界盛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该学会副理事长强健强调绿地不是蓄水池;甚至有园林从业者向中央反映意见,称之为中国园林的一场“浩劫”。

在北京建筑大学海绵城市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文亮看来,风景园林派的观点太极端。“海绵城市不是颠覆性地改变园林功能,也和园林结合的。”

这种抗衡仅是目前海绵城市学术争论的一隅。在近年来的相关会议上,各派观点云集,研讨会如辩论场。水利派强调河湖水系是大的天然海绵体;景观派强推绿色基础设施工程;风景园林坚守原有城市绿地生态;一些市政管理人士偏向传统灰色管网铺设……

种种因素累积形成了一番独特情景:一边是对海绵城市的重视度、关注度陡增,相关文章著述、学术交流增多,一边是由于对海绵城市看法各异,派别林立,争论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