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如何借助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机,化“水忧”为“水优”,恢复百湖之城昔日“江汉交流波渺渺”、“檐前槛底大江流”的“旧模样”,一直备受关注。历时一年的试点建设,进展和成效如何?本报记者日前进行了实地探访。
跟部分试点城市在
海绵城市建设初期“不知朝何而去”不同的是,武汉的
海绵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在实现项目功能的同时,全面提升景观效果。在武汉市副市长王立看来,通过
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彰显武汉滨江滨湖特色、挖掘城市魅力,秉承“遵循自然规律,恢复生态功能”的原则,充分发挥全市166个湖泊、165条河流、2217.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的天然调蓄雨洪作用,夯实
海绵城市的生态基底。
如何打造既要“彰显滨江滨湖特色、挖掘城市魅力”又要“夯实生态基地”的城市“海绵体”?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汪普查告诉记者:“只有大力开展生态修复,才可能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实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求,但光有‘风光’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兼具功能,既好看又管用,才能实现‘彰显滨江滨湖特色、挖掘城市魅力’、‘夯实生态基地’的目标,从源头治愈或预防‘城市病’”。无论是正在建设中的武钢二号明渠,还是一期工程已经改造完成的园博园、武青堤堤防综合整治工程,这样的指向性十分明显。
天公不作美,一早便下起了濛濛细雨。但当记者来到武钢二号明渠整治项目施工现场时,看到的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数台清淤挖掘机和数十名工人正在清理明渠里的淤泥。从渠两岸堆砌得高高的淤泥和固体废弃物不难判断出,这条明渠此前淤塞得比较严重。远处未及清理的部分渠道,沉积着厚厚一层蓝藻,足以说明这条明渠此前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作为武汉
海绵城市建设青山示范区总体布局中两河区域生态示范带(东起建设十路、沿港路、工业四路,西靠建设十一路、三环线,北抵临江大道,南至友谊大道,总面积2.84 平方公里)建设项目之一,武钢二号明渠治理工程连同青山港及一号明渠综合整治工程,具有清通引水通道、排水干渠、形成城市生态景观廊道、实现区域提档升级的重要战略地位。据正在施工现场指挥的武汉
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理周继勇介绍,二号明渠整治项目面积为12.43公顷,北起和平大堤分叉口,南至一号明渠,长2550米,两岸整治控制走廊宽度为50米,深处达5米。清淤工作完成后,将采取在渠里种植水生植物、岸边开挖植草沟和生物滞留带等措施,利用自然的力量控制雨水径流,充分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和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经过这样自然生态的方式处理后,渠水水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除了同一旁的公园相得益彰外,还能解决武钢生产所需的功能用水,实现景观和功能的融合。
在园博园的建设中,更是处处体现海绵设施与景观的结合。记者在现场看到,园博园的道路、广场基本上都采用了透水铺装,在停车场大量运用的透水混凝土,雨水能透过混凝土和砖的缝隙渗入地下,一部分自然回灌地下水,一部分经由地下埋设的透水盲管收集,用作浇灌园内花木。而长江文明馆的屋顶绿化、杉杉湿地的水净化与循环系统、楚水“一湖四溪”作为全园大的雨水存储设施,大水容量为10万立方米,成为绿化浇灌的重要水源。此外,园内还建有6个容量各100吨的弃流池、12个雨水花园以及遍布园区的生态草沟,用于汇集、过滤、存储雨水。
据武汉
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景芸介绍,青山区武青堤江滩是武汉市两江四岸江滩建设的重要内容,由罗家港至武丰闸,长7.5公里,总面积为110公顷。与以往江滩建设不同的是,青山江滩完全按照“景观+功能”的建设思路进行
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在景观方面,现有武青堤坡度将降低一半以上成为缓坡绿带,市民可以在堤上散步骑行。由生态草溪、体育运动、都市时尚、工业遗迹、市民广场、青山记忆等七大景观区组成的景观带,完全延续了“青山文脉”。同时,武青堤江滩还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服务设施,在缓坡堤防内设置地下覆土建筑,作为地下停车场。“这样的生态江滩不仅能避免出现传统江堤阻隔断市民亲水空间的现象,还能有效地开发城市的立体空间,达到兼具景观和功能的效果。”武青堤江滩一期综合改造示范段已于去年完工开放,二期工程将于2017年汛期前建成交付使用。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二期主体工程已完成3/4。
谈及总体目标进展,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林文书告诉记者:“通过示范项目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我们制订了到2017年实现投资155.16亿元、完成389个项目的计划。截至目前,已有13个项目正在有序实施中,开工面积达5.68平方公里。”
“好看,管用”的城市水景观,正在将武汉“重现百湖之城昔日的湖光水色”的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