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18日在合肥指出,各地市长抓城市建设,既要重视城市的面子,也要重视里子;既要重视地上,更要重视地下。
在当日召开的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交流会上,陈政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全面部署。他首先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水、电、路、气、暖等设施,是民众每天都需要的公共服务。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就没有城市生活,就没有新型城镇化。
针对近期各地频发的“逢雨必涝”、市内“看海”状况,陈政高表示,城市建设既要重视面子也要重视里子。而针对引发市内排水难题的雨水问题,官方则鼓励换一种思维模式,由排到蓄。
陈政高解释,优先考虑的是把有限的雨水留下,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
海绵城市这样,既减轻了城市排水压力,又补充了地下水,一举多得。根据官方的部署,中国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洪工程体系。
此外,陈政高表示,城市新区要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官方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对于有条件的老城区,可以结合市政路改造,把各种地下管线尽可能规划布置在步行道或其它空间下。
针对一些地方垃圾成山的问题,陈政高称,垃圾是资源,是城市矿产而不是包袱,必须大幅提高垃圾回收率。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垃圾分类和回收不仅不会增加负担,而且还可能减轻财政负担。他指出,到2015年,每个省(区)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3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在污水处理方面,陈政高指出,不仅要把污水处理好,还要提高中水回用率。优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实现分散化,均衡布局,降低中水回用成本。这样不仅解决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以利用出售中水的资金,补贴污水处理的费用。目标是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
另外,陈政高指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许多矛盾集中在资金上。中国社会资本不仅雄厚,而且对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有相当高的热情,关键是会不会用。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用事业(1787.528,-22.31, -1.23%)服务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吸引社会资本搞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明确政府和企业的契约关系,做好原有企业的处置工作,努力培育一批大企业、名企业,进行连锁经营、专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