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沃兰达海绵”故事|让城市在绿水青山中自然生长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8日
     全国首批16 个海绵城市试点市之一,拥有“一江七河”、“两山四岛”等天然海绵体,建设海绵城市生态本底优越。多年来, 遂宁一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建设海绵城市实践基础扎实;但受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影响,遂宁在城市发展上也还存在“水多”(内涝)、“水少”(人均水资源少)、“水脏”(水体黑臭)、“水堵”(硬质铺装多)等“城市病”,建设海绵城市需求急迫。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的关心支持下, 遂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 高效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初衷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介绍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生态海绵,让海绵与山水本底融为一体

   涪江,其支流联盟河、开善河、明月河、米家河、芝溪河、新桥河、郪江环抱中心城区,涪江两侧有东山及西山为城区绿色生态屏障, 加之江心圣莲岛、圣平岛、圣鹭岛、圣柳岛,形成“一江七河”、“两山四岛”的城市生态格局。
多年来一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围绕自然山水,打造沿山生态走廊和沿江、沿河公园、湿地,长期保持在II-III 类水质,东西两山植被葱郁,为海绵城市试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本底格局。海绵城市试点开始后,首先对生态格局进行了强化与优化,并落实管控责任,使其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其中识别出干支水系322 条、洼地55 处,均进行了严格保护。对优质的生态资源,依其生态本底精心打造,使其更好地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目前圣莲岛已完成生态海绵化改造,圣平岛建设则正在组织开展中,同时针对河东二期水网密集的现状,开展了水系联通,其规划水系绿系面积占比超过60%。对逐步凸显的生态问题,进行了专门整治,使其恢复生态服务功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过程中重点对明月河水系黑臭问题开展了综合整治,同时对联盟河、米家河的整治也正在组织开展中。

(二)民生海绵,让海绵与市民生活融为一体

    海绵试点建设有轻重缓急之分,市民反应为强烈的内涝问题,是海绵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试点之初排查出的18个内涝点,目前已整治完成16 个,其余两个也将在近期完工。2016、2017 年,原本逢雨必涝的川中大市场、盐关东街片区、介福东路、政协宿舍、复丰巷等内涝区域,经改造整治后均未出现内涝情况,群众比较满意

    海绵城市建设始终坚持问计于民,将居住小区区别对待, 将国家自上而下的工作要求转化为群众自下而上的民生需求,实现群众满意。      一、对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改造。老旧小区海绵改造条件差、问题多、影响大,在项目实施前期,我们充分征求小区居民意见、了解诉求,重点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排水防涝、路面破损等问题;涉及植物及空间梳理、车位设置等问题由居民自主决策,在公众参与基础上不断优化方案,提升人居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诺完工时限, 采取错时作业、间插施工和防尘降噪措施,减少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项目建成后,既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海绵目标, 又实现了“路平、灯亮、水通、景美”的民生目标,老百姓非常满意,曾自发组织活动庆祝并赠送锦旗表示感谢。同时,我们还组织其他待改造区域的老百姓到已改造好的小区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
    二、是对新小区实施海绵微调。新小区环境及配套设施较好,不宜大动,同时受大面积地下室影响,海绵建设受到一定制约,为此我们主要采取雨水断接、场内竖向微调等方式,将雨水引入小区周边开敞空间进行消纳,减少施工对老百姓的影响。
    三、是对在建拟建小区实施规划管控。目前,海绵进小区工作深受欢迎,同时,已有80个非试点区域开发项目通过了海绵专项审查并按照要求实施建设。

    随着试点建设的不断推进,市民充分体会到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试点区域外的市民也纷纷提出海绵改造诉求, 由过去的“ 要我改”转变成如今的“我要改”,“被动海绵”转变成“自觉海绵”。

(三)全域海绵,让海绵在每一寸土地落地生根

   海绵试点之初就制定了全域海绵的思路。25.8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试点区是遂宁的样板,通过“五大关口”的把控,逐步推进海绵建设。

  一、把好规划编制关。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修编排水防涝等相关规划,各层级规划相互支撑衔接,构建了科学完善的规划引领体系。修编控规, 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转换成规划条件落实到城市规划区域的每个地块。

  二、把好设计审查关。在实际操作中,要求所有项目必须按规划条件进行海绵专篇设计并进行专项审查,审查合格后提交市专委会、市规委会审议,审议通过后方能办理规划许可证;将海绵建设内容纳入施工图设计及审查范畴,审查合格后方能办理施工许可证; 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具体工作由市海绵办委托技术支撑单位中规院负责, 审查意见书由市海绵办出具。

  三、把好建设监管关。将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纳入工程监理、质量监督、跟踪审计范畴,实行全程监管。

  四、把好验收检测关。由海绵办牵头,会同规划、园林等部门组织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专项验收,并结合监测平台进行专项检测。

  五、把好增量管控关。在进行存量改造的同时严格控制增量, 要求试点区域外的新建工程项目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并纳入

管控。

(四)务实海绵,让海绵与烧钱浪费彻底脱钩

  海绵试点及推广均不主张盲目引进高大上的项目,推崇因地制宜,坚持经济适用,主张通过现场打样、模拟试验、多方案比对,用“小”、“巧”、“省”办法解决大问题。遂宁的海绵城市建设要花钱,但从不乱花钱、瞎花钱。遂宁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主张大拆大建,不强求高、大、上的设施设备,而是通过空间梳理,系统整合,通过传统工艺和本地材料的结合,因地制宜、灵活运用、锐意创新,花较少的钱达到海绵效果。如试点中大量采用的碎石渗透带技术,原材料本地化、施工工艺简洁、运行维护方便,并且效果显著,与同类型的透水模块等技术相对比可节约一半以上投资。在新建小区项目实施过程中,遂宁通过一系列接地气的海绵技术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精巧的搭配,用朴实的办法实现海绵效果,终测算出的投资与传统建设方式相差无几。

二、成效体现

(一)内涝基本消除,污染有效削减

       海绵城市建设之前,遂宁市城区排查出45个内涝点,城市内涝的“城市病”严重。经过试点,现已基本消除了内涝隐患。已完成的内涝点

整治项目经受住了2016 年多次强降雨的检验,其中大1小时和24小时降雨量分别为76.8毫米和177.4毫米,超过管道三年一遇重现期所

对应的设计标准。以复丰巷小区内涝整治为例,该小区属老旧小区,由于地势低洼,逢雨必涝,海绵改造后未再次出现积水现象, 居民感

慨道:“过去下雨出门穿雨靴都要进水,现在下雨出门穿布鞋都不湿脚。”

      此外,通过嘉禾片区、盐关街等雨污分流项目的实施,水体直接纳污量大大减少。同时,已完工片区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

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试点区内稳步推进,区外联动推进

    试点区面积25.8平方公里,共有23个排水分区,均全面开工,其中完工排水分区15个,面积15.16平方公里,占试点面积的58.8%;在建排水分区8 个,面积10.64平方公里,占试点面积的41.2%。累计开工试点项目316个,占三年实施计划的91.3%;完工试点项目261 个,占三年实施计划的75.4% ;在建项目55 个,占三年实施计划的15.9% ,待建试点项目30个,占三年实施计划的8.7%。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91 亿元,占同期计划投资的85.5%。排水分区内部,根据竖向、下垫面、绿地空间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径流控制措施,在径流路径上设置海绵设施,在源头削减大化的基础上,将径流控制条件较差地块的雨水就近导入径流控制条件较好地块进行消纳,统筹实现排水分区内地块之间径流控制指标的平衡。排水分区之间,注重对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的识别、分析、梳理,大限度地保留原场地良好的生态本底, 实施城市大海绵建设。针对丘陵山体的地形地貌,实施层层截流,上水下用;梳理水系,畅通行洪通道;整治湖泊洼地,增大调蓄空间;修复湿地,消纳建设地块等小海绵体部分径流指标,净化水体。统筹推进试点区域内外的城市河湖水系统大海绵重构,以及单元地块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小海绵建设,实现大小海绵和区域之间的平衡。完成的15个排水分区(共15.16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实现“连片效应”,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平均达到75% 。各排水分区之间地上通过河湖水系联通,地下通过渗透井及砂砾石联通,实现平面连片,垂直联通,达到排水分区之间径流控制指标的平衡,实现立体连片效应。

   以试点区为样板,海绵城市建设亦在试点区外同步推进。2017年3月,老城区盐关街片区海绵化改造项目完工,该片区占地0.23平方公里,是个试点区外完工的连片海绵改造项目。同时,凯旋路街道、高升街街道、镇江寺街道、育才路街道、介福路街道、嘉禾街道海绵化连片改造也在筹备之中,其中镇江寺片区占地0.6平方公里,已完成方案设计。此外,遂宁市要求中心城区内2015年10月之后所有在建和新开工的项目均必须按照海绵要求进行设计施工,目前试点区外已有大量项目实现海绵化。

(三)制度创新可复制借鉴,技术创新取得初步效益

     海绵试点建设始终围绕创新开展。在体制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条块结合”、职责明确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理顺了涉水体制,将试点前隶属不同部门的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排水防涝等职能整合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形成了技术业务上由一个部门统一协调的局面,住建、财政、水务、规划、发改、国土、造价、审计等政府部门通力配合,形成合力。三是重视现场工作,形成现场工作协调管理机制,市海绵办组员高频次检查现场工作, 市四大班子领导均多次视察海绵现场。

     在技术方面,
     一、探索出既有道路雨水口“微创”改造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对雨水口、路沿石进行“微创”改造,将路面雨水导入绿化隔离带、人行道、绿地广场及其他开敞空间进行消纳,超标部分再通过既有管道溢流外排,辩证处理渗排关系。此举既能达到径流控制要求,又能避免大拆大建,节约工程造价约70%,得到了广泛认可, 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创造专利并在我市全面推广运用。
    二、创新运用了市政道路整体透水和边带透水技术。充分利用透水混凝土和道路横坡,巧妙衔接车行道与人行道,将机动车道雨水通过多孔砖、开孔路沿石导入人行道渗透带进行消纳,既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又能降低地表径流和消除道路积水, 提高交通安全度和舒适度。三是创新调蓄利用渗透新工艺。采用钢带波纹管、钢筋混凝土管替代部分塑料制品, 实现雨水收集、调蓄、下渗功能,解决承载问题,简化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造价,方便后期运维。在实践中,借用本地传统的卓筒井工艺原理(盐卤钻井技术),灵活运用地质禀赋,将地表人工海绵体通过渗透井、碎石渗透带与地下天然砂卵石层有效联通,充分发挥砂卵石层对雨水强大的存蓄作用,提高净化雨水和涵养地下水的能力。四是探索创新本地材料利用技术。利用连砂石、碎石、多孔砖等本地建筑材料替代部分价格昂贵的成品塑料制品和除污设施。既兼顾了生态、安全,又做到了经济、适用,效果明显。

     从2015 年始,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已历经两年时间,期间我们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及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指导监督下摸索前进,由毫无经验到趟出一条适合遂宁特色的路子, 过程波折, 但已初显成效。在首批16 个海绵试点城市年度绩效考评中,2015、2016 年连续两年遂宁市均位列全国第2名,2017年4月成功举办了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现场会议。今年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收官之年, 遂宁将加快项目推进,建设进度和质量,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教训, 力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变“示范”, 给国家三部委以及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