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北方寒冷缺水地区的海绵城市如何建?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09日
白城特色“海绵”:一、“海绵城市+旧城改造”显成效。1.人居环境明显提升。2.城区积水有效解决。二、城市新区规划管控有亮点。1.优化缺水城市景观水系空间格局。2.完善城市排涝除险系统工程体系。3.海绵道路解决城市停车难题。三、 海绵产业化:本地材料变废为宝。四、技术创新:解决北方融雪剂与冻融难题。


地表径流行泄通道实景图

成效显著 亮点突出

白城海绵城市建设持续加码

王文亮

(北京建筑大学海绵城市研究院院长助理、白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技术咨询项目负责人)


来源:《中国建设报˙中国海绵城市》2017年8月17日第6、7版

白城市是典型东北城市,是东北小城市的缩影, 承担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能为吉林省、东北地区乃至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打造可复制的典型模板, 试点意义独特。承担试点任务以来,全市上下同心协力,科学安排,攻坚克难,积极推进各类工程建设。

一、试点进展

(一)规划编制及落实情况: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统筹引领该市海绵城市建设;修编水系、绿地系统、道路交通专项规划,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空间格局;编制白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衔接相关专项规划,细化落实地块雨水总量控制指标、调蓄与排放空间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控制指标,并细化城市竖向控制。通过完善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系统构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工程体系。

(二)样板工程推进情况: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初步确定的样板为:一是位于白城市生态新区的横五路海绵型道路(技术创新试点项目);二是位于白城市生态新区的纵十三路大排水通道(内涝防治达标试点项目);三是位于白城市老城区的聚宾苑街头绿地延时调节塘(积水点改造重点项目)。

1.技术创新试点项目——横五路海绵型道路:该道路主要利用抗冻融透水人行道和融雪剂自动渗滤弃流生物滞留带技术,并利用某半幅路段作为超标雨水径流行泄通道与纵十三路路侧生态沟渠大排水通道相衔接,解决道路中小降雨径流滞蓄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问题,重点示范融雪剂弃流生物滞留带与抗冻融人行道透水铺装。目前,该工程已完工,并经历了两年的考
目前,生态新区共有横一路、横五路、横八路、横十路、纵十七路、家园路6 条道路约4.8 公里长路段用了该技术进行试点。

2.积水点改造重点项目——聚宾苑街头绿地延时调节塘:该项目的主要功能是对上游小区超标雨水的调蓄和解决辽北路积水点(1号积水点)问题,汇水面积13.2公顷,延时调节塘可实现设计降雨量20.5mm降雨的延时排放(排空时间24小时),有效削减SS,实现立交桥排水标准由1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目前,已完成园路及广场的土方开挖外运、砂砾回填压实、路床整形碾压和水稳基础以及弧形廊架2处、6角亭1座,完成工程量的30%。其中,红旗街立交桥下延时调节塘也采用了该技术,经过了6月20日4小时降雨量42mm 暴雨(接近3年一遇)的检验,效果显著。


横五路融雪剂自动渗滤弃流与抗冻融透水铺装示范工程实景图

3.内涝防治达标试点项目——纵十三路大排水通道:作为生态新区超标雨水径流行泄通道的城市道路,其断面及竖向设计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并与上游调蓄水体、下游河道区域整体内涝防治系统相衔接。结合现状地形地貌、道路坡度以及周围的道路绿化空间,在雨量大时协同原有道路雨水管网提高排水能力。目前,纵十三路大排水通道已完工。

(三) 试点进展情况:

1.总体进展情况: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计划实施22平方公里,计划投资43.5亿元。目前,累计完工项目89项,综合整治区域面积4.4平方公里,汇水面积覆盖率20%;开工项目77个,汇水面积17.5平方公里,面积覆盖率79.5% 。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46% 。连片示范效应初步显现,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2.内涝整治进展:通过“源头减排+管网提标+末端调蓄”,已解决道路积水点11 处,综合通过红旗街立交桥“延时调节塘”建设,解决立交桥积水点1 处。聚宾苑绿地多功能调蓄塘、科普公园调蓄水体正在建设过程中,将有效解决金辉街立交桥、光明街积水点。共整治老城区积水点12处,占整治任务的86%。
红旗街立交桥

3.PPP模式推进情况: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老城区积水点综合整治与水环境综合保障PPP 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占地7.5平方公里,为独立的汇水分区。引入全国先进PPP商务咨询团队,从PPP项目确定、招投标、合同签订等全过程进行技术服务。将合理利润率控制在5.9% 以内,使项目收益合理具有盈利空间。目前已成立项目公司, 已于4 月10 日全面进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