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成都:地上铺“海绵” 地下建“管廊”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14日
5月,成都中环路改造工程的阶段完工。作为成都市条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设计的城市道路,成都中环路东段的改造在完成交通诉求同时,更将生态、环保的理念灌注于建设之中,使道路会“呼吸”。

这不是成都先进一条“会呼吸的道路”,根据成都《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30年,成都建成区80%以上都将变身“海绵”。

而在成都的地下,一场关于绿色的畅想也在展开。今年初,位于高新区大源组团的地下综合管廊也正式投入使用,其他各个区域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也在加快。成都的绿,从地面延伸至地下。

地上——会呼吸的路

一张环卫工人在酷暑烈日中打扫的照片,曾激发无数网友的同情和关怀。但成都环卫工人方龙说,他们怕的其实不是烈日,是下雨,“一些路面,一旦下雨就会短时间积水,清扫难度特别大,万一井盖坏了没看到,还很不安全。”

但8月初,连日的大雨,却没有让他担忧——这得益于龙舟路段的人行道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施工,积水现象得到极大缓解。

8月9日,记者来到龙舟路段走访了这条“海绵化”道路。哗的一声,工作人员将一桶一升容量的水倾倒在路面,半分钟内,水就全部渗入地下,没留一点痕迹。锦江区建交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道路会吸水的秘诀就掩藏在地砖之中。

“人行道地砖没有进行填缝处理,其缝隙上窄下宽,可以更好地将路面水吸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地砖下面,是由三层大小不一的碎石组成的、厚达60厘米的海绵结构,比普通的人行道下层增加了20%—30%的储水能力。此外,路边的绿地也被改造为半渗透下凹式,借助高低落差,渗入地下的水将被引到绿地,成为灌溉用水。

“中水回用系统也将引入到中环路改造工程中。”该工作人员介绍,建成后,从污水处理厂引回的中水将用于绿化、路面冲洗、小型湿地打造等方面。

根据规划,海绵城市的理念将应用在城市建设方方面面,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对于建设海绵城市可能存在“大拆大建”的担忧,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海绵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人与土地、水的生态关系的回归。它强调用人水共生的理念,用生态技术,解决城市中突出的与水相关的问题。大力推广“海绵城市”,更需要深刻理解这种人水共生的生态理念,以防出现“破坏性建设”。

地下——共传输的沟

从路面往下15米,一场关于绿色的试验也在高新区大源商务区进行着。

从天府二街一个下沉式隧道入口,可以驶入一条全长2.8公里的环形车道,车道下方,便是宽11米、高2.2米的综合管廊。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从专用入口进入地下管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直径约80厘米的水管。水管左上方,三条管道分别埋入移动、联通、电信三种光纤网络;另一侧则设置了宽2.25米的电力管道,基于安全考虑,电力管道外部还砌上了一面保护墙。为了安全着想,燃气管道并没有被纳入管廊。“比如现在,我们头顶上的金控时代广场,就是通过这个管廊的线路来进行供电、供水的。”成都高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规划设计总监王鹏介绍,管廊上方对应的每一个地块,都可以通过在管廊接线,实现对楼宇的供电、供水、供冷等服务。水管上方每隔15米有1个监控器,共200多个摄像头实时运转,24小时监控。

在王鹏看来,“共同沟”大的好处是,日后维修不再需要挖开路面、探寻问题部位,只要进入“共同沟”,一眼就能发现问题。不仅在时间上抢占了先机,更大大节约了维修经费。而水管搁置的水泥石柱上,还有一半的空间为预留空间。

今年4月,成都从20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根据试点目标,成都到2020年末全市建成综合管廊约500公里,到2025年末全市建成综合管廊约1000公里。

不过,这一目标背后仍有困惑。王鹏说,建设难,造价高,是其中一个方面。以大源为例,地下空间耗资12亿元,如果成都市区道路都建造地下综合管廊,需上千亿元投资。此外,综合管廊的建设和使用,涉及水、电、通讯、规划、建设多个部门,跨部门的沟通协调成本高,也加大了工作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