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雨一片“海”,几乎成了诸多城市共同写照。这些日子,不少地方都在思考如何通过
海绵城市建设结束“看海模式”。山东、江西等10余省份已经先后召开会议或紧急发文,要求加快推进
海绵城市建设。江西萍乡市是全国首批
海绵城市试点之一。那天“暴雨倾盆,持续数小时”,但暴雨过后,经过
海绵城市标准改造地段雨水很快排完。那天四川遂宁市大降雨量达到了104.8毫米,但遂宁育才东路整条街道没有任何积水。“从前下大雨,整个街道上都是水,齐腰深”。据报道,今非昔比就在于路面更换成透水砖后,雨水很快被吸附渗透到地下。同时,雨水顺着诸多雨水口排入地下雨水仓,然后又进了雨水管网。以
海绵城市建设来消除“城市看海”,令人期待。
海绵城市是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含义是把城市水系统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到需要时利用,有效防止出现城市内涝,其功能就如同海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
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去年江苏省住建厅出台《关于推进
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今年6月,南京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
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
海绵城市要求;到2030年,城区80%以上面积达
海绵城市要求。
目标已明确,关键就在细化落实了。
海绵城市建设切入口是控制雨水径流,把70%降水就地消纳和利用。许多城市没有进行大规模开发之前,降雨多只有30%能够快速进入河流,大部分是通过土地漏渗、植被蓄纳、缓慢蒸发实现水循环。换句话说,原来这个海绵体是自然存在的,后来由于城市粗放发展把这个海绵体给破坏了。这也启示我们,
海绵城市建设还是要多些道法自然意识——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某地新区建设有句解说词是:“昔日的荒滩,今日的高楼大厦。”有专家看了后说:这是观念上错误,那里不是荒滩,而是湿地,是生态。“滩涂和湿地几乎消失”,已为长江生态危机敲响警钟。以“昔日荒滩成今日高楼”为能事,搞得滩涂和湿地越来越少,就在于人定胜天意识过强,道法自然意识过弱。理念决定行动方向,在
海绵城市建设中,道法自然理念应强而又强且不能动摇。防汛救灾期间,各地都在以底线思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思维是宁愿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大一些,把防范措施做得足一些,以求“万无一失”。道法自然,建设
海绵城市,也要有底线思维。一个关键是要急在平时,不能城市“看海”时急得要命,暴雨过后又忘了淹水之苦。确立正确政绩观,忧民之忧,就能在克服困难中扎实推进
海绵城市建设,真正让老百姓在洪水面前放得下心。